深圳万丰医院 > 妇科 > 月经不调 >

月经不调

发布时间:2017-06-13 17:31 浏览

  一、月经不调的原因是什么?

  女性月经不调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:

  1、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:主要是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,即月经病。

  2、卵巢问题引起:育龄期女性月经不调一般多是因为卵巢黄体功能不好,常表现为有周期,但是周期缩短,或者月经出血比较多。

  3、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: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、肿瘤及发育异常、营养不良;颅内疾患;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,如甲状腺、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、糖尿病、席汉氏病等。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;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不调。某些职业如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闭经。

  二、月经不调的主要症状有哪些

  1、经期提前

  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,短于21天,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,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,卵泡期短,仅7~8天,或黄体期短于10天,或体温上升不足0.5℃。

  2、经期延迟

  月经错后7天以上,甚至40~50天一行,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。有排卵者,基础体温双相,但卵泡期长,高温相偏低;无排卵者,基础体温单相。

  3、经期延长

  月经周期正常,经期延长,经期超过7天以上,甚至2周方净。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,经期加重,平时白带量多,色黄或黄白、质稠、有味。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;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,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。

  4、月经失调

  还有月经先后不定期、月经提前或延迟,周期或短于21天,或长于35天。

  月经中期出血(又称经间期出血、排卵性出血)

  指两次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间出现的出血,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,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。

  三、月经不调如何进行预防?

  经期应注意保暖,忌寒、凉、生、冷刺激,防止寒邪侵袭;注意休息、减少疲劳,加强营养,增强体质;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,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,保持心情愉快;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,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。

  经期要注意饮食调理,经前和经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,以免寒凝血瘀而痛经加重月经量多者,不宜食用辛辣香燥之物,以免热迫血行,出血更甚。

  四、月经不调如何食疗?

  1、食用枸杞粥:取枸杞子30克,大米60克,先将大米煮成半熟,然后加入枸杞子,煮熟即可食用,适合那些月经失调伴有头晕目涩、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的患者。

  2、食用猪肝绿豆粥:取新鲜猪肝100克,绿豆60克,大米100克,食盐、味精各适 量,先将绿豆、大米洗净同煮,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,煮至八成熟之后,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,熟后再加调味品,用于补肝养血、清热明目、美容润肤,可使人容光焕发,尤其适合那些视力减退、面色蜡黄、视物模糊的体弱者。

  3、使用维生素E,能缓解经期腹痛,肿胀以及肌肉痉挛,食品来源有麦芽等。

  五、月经不调需要做哪些检查?

  为准确判断原因,医师可根据患者的情况,选择适当的检查。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:

  (1)详细询问病史,查找可能的原因,患者要力求准确地提供资料。

  (2)全面体格检查以了解有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。

  (3)盆腔检查以初步了解生殖器官有无畸形、肿瘤或炎症。

  (4)辅助检查:

  ①B超检查:反映子宫、卵巢及盆腔情况。

  ②细胞学检查:检查卵巢功能及排除恶性病变。

  ③活组织检查:确定病变的性质,多用于肿瘤的诊断。

  ④内分泌测定:目前可以测定垂体促性腺激素,泌乳素,卵巢、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。临床常用以了解卵巢功能的简易方法有阴道涂片、宫颈粘液、基础体温及子宫内膜活检等。

  ⑤X线检查,子宫碘油造影可了解子宫内腔情况,有无粘膜下肌瘤或息肉。蝶鞍正侧位断层可了解有无垂体肿瘤。

  ⑥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:观察子宫腔及盆腔器官的病变。

  ⑦酌情作肝、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检查。必要时作染色体检查。

  六、月经不调应该怎样进行护理?

  1、要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忧思郁怒,损伤肝脾,或七情过极,五志化火,扰及冲任而为月经疾病。

  2、要积极从事劳动(体力和脑力劳动),但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,过则易伤脾气,可导致统摄失职或生化不足而引起的月经疾病。

  3、要根据气候环境变化,适当增减衣被,不要过冷过凉,以免招致外邪,损伤血气,引起月经疾病。

  4、要注意饮食应定时定量,不宜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油腻、生冷寒凉、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而至生化不足,或聚湿生痰或凉血、灼血引起月经不调。

  5、要重视节制生育和节欲防病,避免生育(含人流)过多过频及经期、产后交合,否则损伤冲任、精血、肾气,导致月经疾病。